English

老上海 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2000-02-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月17日,《文汇报》邀请城建、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罗小未、阮仪三、王乃粒、赵天佐、姚昆遗、范能船、严国泰、张松讨论保护上海历史名城的问题。

弄堂:上海最有味道的地方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中西合璧,融合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商业文明。弄堂是风格一律、呈鱼骨状排列的联体住宅群,与马路连通的唯一出入口是弄堂口,通常是骑楼。虽然其布局有点像兵营,但每户人家前面的天井与入口门楣上的装饰使它有了安居的生活气息。

上海弄堂又有新旧式之分。旧式弄堂又称石库门弄堂,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是最流行的居住模式。弄堂里每户有小小的天井,房子后半部有小小的“亭子间”和晒台,上海人既能独立封闭“躲进小楼成一统”,又能随时进行社会交际,有事在窗口喊一声就能得到回应。弄堂内是前后左右住户们大人闲谈、小孩玩耍的“社区活动”小天地。今日许多人怀念旧弄堂的邻里情结,就发生于此。较典型的有建国西路的步高里、建业里,延安中路的念吾新村、四明村等。

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发展成举世瞩目的大都市,大量较洋派的新式弄堂随之兴起。新式弄堂除保留了弄堂的基本格局外,没有了石库门和高墙,改为花格子铁门、低墙或铁栅围墙,较为开敞,天井改成种花草树木的前院,房子式样也更西式化,有了卫生设备,其中现代式、西班牙式、英国式等十分受欢迎。较典型的有陕西南路凡尔登花园、淮海中路淮海坊、南京西路静安别墅、愚园路涌泉坊等。

上海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最重要的城市建筑特色,也是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了弄堂,就了解了上海和上海人。

原汁原味的东西是最吸引人的

当前面临的一大危险是建设性破坏,上海很多旧区改造就是一片一片全部铲平的,这种做法不对。

历史风貌的保护有特定的要求,除了建筑、环境以外,还包括几代人长期在这里生活所形成的一定的社会结构、生活结构,这是我们城市的细胞,也不能随便动。如果生活的真实性被破坏了,历史风貌也就荡然无存。历史街区的魅力在于整体氛围,破坏了这种氛围,也就失去了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城市保护还需要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老街区拆了,人类就可能找不到故乡。

城市的建筑和环境是最直观的历史

城市保护首先是因为其历史意义,城市的建筑和环境是最直观的历史。其次是文化意义,很多城市建筑能够说明一座城市的文化,同时这些建筑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第三是社会意义,能使人了解一座城市的奋斗史。第四是为了保护城市风貌,要维持上海的城市特色,就应当保护其风貌。第五是经济意义,世界上许多城市已成为历史学家、城市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们重点跟踪和研究的城市,上海也很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城市,很多人就会来阅读这座城市,旅游业也会有更大的发展。

另外,专家指出,保护历史遗存不光是挂块牌子就算了。暂时不具备旅游功能的历史街区也需要保护,如果因为不能转化为旅游产品而丢弃,那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支离破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